許多學童在學習過程中,被發現有學習障礙問題,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副院長周怡宏表示,
很可能是在嬰兒時期被爸媽過度搖晃所導致的,因為許多新手爸媽還不習慣帶小孩,只要看見嬰兒哭鬧就抱起來搖晃安撫,
設法停止哭啼,卻不知道搖晃的動作可能會傷及寶寶腦部,影響智力、肢體和學習發展。由於嬰兒頸部的肌肉發展尚未成熟,
無法控制頭部活動力,搖晃會造成頭骨骨折或非外傷性腦出血,也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,家長若發現寶寶嘔吐、食欲差、抽筋等症狀,
就要趕緊送醫。

嗜睡抽筋要當心
近年來發現許多幼童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肢體、學習障礙或學習遲緩等問題,追根究底推測可能是在嬰兒時期時常被搖晃,
無意中傷害到大腦。周怡宏醫師表示,由於嬰兒頭部的體積和重量,佔全身比例的20%,加上嬰兒頭、頸部肌肉對頭部支撐力很弱,
較難承受大幅度晃動,易使嬰兒的腦髓與腦殼相撞,引起如大腦毛細血管撕裂、腦震盪或腦出血等腦損傷。嬰兒搖晃症候群很難從外觀判別,
若寶寶出現活動力降低、嗜睡、食欲變差、嘔吐、局部或全身抽筋等情況,就要懷疑是嬰兒搖晃症候群,若沒有即時處理,
就可能會影響未來智力、肢體和人格發展,造成學習或肢體障礙。

抱在懷裡礙骨骼發展
周怡宏醫師還發現,許多爸媽一有空就喜歡抱著寶寶玩,不過由於嬰兒的骨骼可塑性較大,具有彈性,若一直把嬰兒抱在懷裡,
會影響嬰兒的骨骼發育,造成肢體變形,甚至脊柱側彎等後果。而且嬰兒的臟器尚未發育健全,抱在身上太久,也容易引發吐奶,
建議不要抱在身上超過30分鐘。另外,嬰兒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,常常抱著玩也會影響睡眠,如果嬰幼兒哭了,
建議爸媽先用按摩或拍背的方式安撫寶寶,哭啼沒有停止時,也不要立即抱起來搖晃,應先懷疑是否肚子餓、尿布濕了或生病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n01ting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